年深圳安博会期间,宇视总裁张鹏国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提到,以算法起家的AI创业公司,未来大概率会有三种活法: 蜕变成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从算法到算力,软硬件一手抓被收购或者直接消失张鹏国如此判断的逻辑并不复杂,算法厂商发展后期遇到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与用户之间缺乏交互键,交互的主体必须强依赖于硬件厂商,而硬件的能力又较难获得。 一众公司两年时间的不断试错与磨练也的确验证了张鹏国此前的预判。随着AI在安防等行业的不断渗透,今天的技术价值中心也的确逐渐由软件算法层转移至核心算力层。 从前端摄像头提高边缘智能,到后端服务器进行大规模训练分析,部署端到端的“算力+算法”一体化解决方案,显然已经成为安防行业新的价值点所在。 坊间甚至一度出现一种调侃式说法,未来不提芯片的算法公司不是一家好公司。 一时间,造芯四起,在AI安防这个并不宽敞的赛道,各类玩家竞相进入。 一类是华为海思等本是芯片立命的企业;一类是海康、大华等老牌安防企业,AI芯片项目进展迅速;还有一类是地平线、寒武纪、比特大陆、依图、云天励飞、触景无限等计算机视觉公司,它们凭借着自身的技术积累向上游芯片环节延伸。 于AI安防市场,这一技术变革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人工智能时代,选择造一颗AI芯,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市场强需。 一、实现商业价值与场景应用的紧密耦合 通常,为了寻求商业价值与场景应用的效益最大化,用户在实现相应功能前必须选用性价比最好、性能功耗最优的硬件来满足。 实际情况是:在采购量未能达到一定指标时,大多数供应商的优质芯片不会切入,即便切入也价格不菲。 换句话说,在做相应的智能化升级时,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AI芯片种类较为局限,以至于价格偏高且不好用。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玩家也在针对细分行业做垂直整合,基于自身算法能力,开发最适合客户需求的AI芯片,利用AI芯片实现自己的核心利益与价值。 二、算法、算力双驱动,提升行业壁垒 越来越多的事实都可以佐证,AI创业公司纯做算法发展受限,与硬件结合才能实现更多商业价值。 进入AI时代,行业对相关企业的需求已从以单纯硬件提供商为主转变为在芯片、硬件产品、算法全生态布局,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打破算力垄断,提升企业造血能力 数据、算法、算力,这是已被公认的AI发展三要素。 算法及数据层面,此前中国企业表现一直可圈可点。相比之下,算力市场风险巨大,它的战斗程度和迭代速度较摩尔定律更为惨烈。过去几十年,算力层面的角逐与中国厂商基本无关,海量市场大多被国外几大厂商垄断。 芯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防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指标、稳定性、能耗、成本。 这几年较多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在数据、算法层的领先已经满足不了产业竞争的现实需要,战场已经从去年的国内算法大战迁移至眼下的国际算力大战。 芯片巨头、安防厂商、AI初创芯片公司,有的在芯片生态上比较完善,有的更了解安防行业的实际需求,有的则在加速方面做到更优。 在这场变革之战中,谁能赢得这场战争?又或者说,赢得这场战争比较关键的筹码是什么?AI芯片领域未来发展整体呈现什么态势?如何应对? 洞悉这一趋势,安博会前一天(10月27日),雷锋网AI掘金志将以“城市视觉计算再进化”为主题,在深圳举办首届“全球AI芯片·城市智能峰会”。 本次大会将由雷锋网(
|